影响因子是一个广泛应用又备受诟病指标,有赞扬者,有批判者,而且现在很多机构或者团体也出了一些替代指标来评价论文。但是对于影响因子,在国内甚至内际上还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。Nature Methods 最新的一期社论称,影响因子不能不加批判的使用,更不能不了解其测量方法就盲目的使用。
我们多数人可能都有这种习惯,除了引用自己的文章以外,对于参考的论文其中的引文引用量也很大。因此很多的综述类文章的引用量很高,这也好理解,一篇综述就概括了很多内容,在杂志限制参考文献的数量情况下,引用综述可能比较省事,虽然这种引用方法很不合理。因此也就造成了发表综述类的杂志其影响因子也就非常的高。CA: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其实就一个典型的例子。这个杂志的影响因子很变态,2014 年发布的影响因子高达162.5,我还认为今年能达到 200 呢,没想到 2015 年发布的影响因子只有 115.84。当然「只有」用在这里很不恰当,因为除了 100,15.84 的影响因子也比很多期刊高很多。这个杂志的特点双月刊,每期 12 篇文章,其中几乎全是综述。这也就造成了其变态的影响因子。
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,某些文章可能引用量很高,但是也埋没了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。
另外,因为研究领域不一样,某些领域可能比较小众一些,不能和一些综合期刊相比。综合期刊所有类型的研究论文都有,但是小众学科本身就小,相应的引用量也不会大。但是这不能否认这种研究对于该学科的贡献,有的贡献可能比一些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更有价值。但是因为这类小众学科的影响因子低,所以很可能就埋没了。
还有现在一些什么基金了,资助了,晋升了,大学排名了等等都与影响因子有关。这也是大家对影响因子诟病的原因之一。
因此现在也出现了很多替代指标,比如科研动力曾介绍过的除了影响因子 还有哪些指标可以评价论文的价值和利用Altmetric评价系统了解论文的关注度分享情况等等。但是这些指标也不是完美的,也有相应的不少缺陷和不足。
但是在国内,我认为影响因子还是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指标之一。毕竟人情关系太重,如果没有一个指标衡量一个人的价值,那就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了。还有一些伪影响因子,所谓的野鸡杂志遍地开花的情况下,不找一个客观国际相对认可以指标那就乱了。比如我是如何把垃圾文章成功发表的这类现象。现在有了影响因子,相对比较客观些。
当然影响因子本质上反应的是杂志的质量,并不是一个论文的价值。在影响因子高的杂志上发表文章也不代表研究本身就有多少价值,而且现在学术不端行为在国际上也有,连自然杂志去年都出现过学术不端,伪造数据的研究。不过在国内不用影响因子还有用啥,F1000?这到是能反应一个论文的价值,但是这个指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比影响因子更难。我们现在的研究多是重复以往的研究,在以往的研究上查缺补漏,要么是小小的改变。创新性的研究太少太少。创新,哪有那么简单的,首先必须有钱,其次要有钱,第三还是要有钱,第四是合作,最后才是个人的素质。没钱,研究个什么,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胎死腹中。
做研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,现在自己温饱都解决不了,谈什么研究?!温饱解决了也不行,还要自己过的好,才有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。所以这了注定了现在所发表的文章,95%以上都是在重复他人的研究。
因此呢,对于影响因子,有批评,而且很猛烈,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内,影响因子的地位还是不能替代的。
参考文献:
On impact. Nature Methods 12, 693 (2015) http://www.nature.com/nmeth/journal/v12/n8/full/nmeth.3520.html